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广绣的特点与技法
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广绣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即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刺绣工艺的总称,包括刺绣字画、刺绣戏服、珠绣等。广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以及江苏的苏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盘金刺绣是广绣一大著名品类,以金线为主,辅以彩纷刺绣,特点是富丽堂皇,灿烂夺目,雍容华贵。广绣的另一大品类是丝绒刺绣,丝绒刺绣开丝纤细,色彩缤纷,绣出的花鸟尤其精美。丝绒、真丝、金线、银线、金绒混合等 几大类为广绣的基本材料,其中金银绣独具装饰性,构图饱满匀称,色彩辉煌,显得华美精致。广绣的色彩也有两类:“威彩”以较饱满的色彩为主调,比如绣喜帐;“淡彩”以三间色为主调,比如绣文房用品。
人物绣是广绣的主要产品之一,也是特色产品之一。人物绣需要根据画稿的不同要求,以虚实、施疏、层层叠绣、渗绣、线面结合等不同的绣制方法达到形神兼备的肖像效果。另一个特色产品是花鸟绣,充分体现了广绣“平、齐、细、密、均、光、和、顺”的艺术风格。花鸟绣的主要特点是:构图精密,色彩秀丽,层次清晰,针法多变,主题突出等。
广绣刺绣技法有“钉、垫、拼、贴、缀”五种,其中一些技法难度相当大,对绣工的技艺要求很高。钉金垫浮绣的二针龙鳞和鱼鳞立体针法,就被认为是刺绣工艺中难度最高的针法。
自唐代开始,历代不少广绣佳作,都作为贡品贡献给皇帝。目前所知保存完整,幅面尺寸最大的广绣为清光绪年间由广东十三省状元坊官绣的同泰店号所造的《寿鸾》刺绣。该绣品长4.2米,宽2.8米,大量使用金箔线,制作工艺复杂,其中的描金祝寿语,含意深奥,字体工整。如此巨幅精美、做工极其精良的巅峰之作,现存于世者极其稀少,是清末刺绣工艺与寿辰礼仪研究收藏极品,也是清代广绣的代表之作,无愧于 “中国国宝”之称。
20世纪90年代,由于原料、销路,以及广绣艺人的退休、转行等各方面的原因,广绣的发展陷入了低谷期,不仅没有优秀作品面世,甚至连曾经灿烂夺目的广绣工艺也几乎成为绝艺。从2003年开始,广州绣品工艺厂开始召集老艺人回厂带徒,让有兴趣致力于广绣技艺发展的年轻人潜心学习。经过几辈新老艺人多年的共同努力,广绣终于重新恢复生机,并且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传统技术与现代艺术元素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更加提升了广绣的艺术品位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