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五月初五贴普庵符与午日书习俗的来历

福州五月初五贴普庵符与午日书习俗的来历

在福州,五月初五日正午时分,家家户户必于门上贴以黄色纸刻刷的“普庵符”。所谓普庵符,即在黄纸上画有“普庵佛”图像,佛像上端正中处作“普庵佛”三字,较大,左右两旁:一为“普庵在此”,一为“百无禁忌”,字较小。此符据云作用巨大,既可“避邪”,亦可以医治身上小创。民间咸信以为实,此物迄今犹可见。

别亦有贴于门上及屋内各房间门口两旁。上写有种种吉利而又切合时令话语的红色小纸条(大小不一联对),名为“午时书”。市上有刻刷的出售,亦有出于自撰自书的,惟居丧之家则改红色为素色。此一习俗至迟明代已有,有明末福州布衣诗人赵十五所作“门幸无题午,人羞不识丁”句可以为证。旬中的“题午”,即是自写“午时书”而贴上之意。

午时书以“谈忠说孝,饮酒论骚”(为纪念古代的屈原及曹娥,一以忠,一以孝)最为常见。他如“海国中天传令节,江城五月落梅花”,以及“五日风光惟一醉,半年俗事已三青”句亦为百姓所喜欢。五四运动期中,有句作“十丈龙旗,此日夺标应在我;满江鼍鼓,中流击楫有何人”。虽亦属于泛指,用意所在则至明。更有情调同于上述赵十五的,为五四前徐幼余所作“草草聊过五日节,年年厌写午时书”。

一直到了抗日战争发生前后,午时书在福州地区内犹可随处见到,嗣后渐归于淘汰。近来,普庵符尚可见,午时书则未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民俗大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gyzj.com/3143.html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