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群岛保持着美拉尼西亚的传统文化,其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原汁原味。国家博物馆是所罗门群岛唯一的博物馆,收藏品包括:艺术品、遗迹、摄影作品、考古出土物件、自然史、动物标本、科技品、影音资料、海报、户外雕塑等。其中以当地自然标本、“二战”遗迹和考古出土物件最多。博物馆后面有八栋传统房舍,每一栋代表着不同的省份的特色。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罗门群岛国家馆不仅展示了罕见的手工艺品、独特的排箫表演,还展示了群岛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贸易投资机会。在他们的展台上,既有自然风光的精美图片,也有风格简朴的手工木雕。乌龟是所罗门人眼中的幸运符号,所以在他们陈列的脸谱挂件中,通常带有乌龟图案;飞鸟是和平的象征,所以很多半身雕像的手中,都捧着一只飞鸟。
据资料介绍,在所罗门群岛的北部,有一种风格化的祖先雕像。中部各岛,因制作独木舟而著名。装饰板上的形象多染成黑色,并镶嵌着珍珠母。南部有一些精致雅观的碗器,在礼拜活动中盛装食品。在新麦尔兰岛上,工艺作坊成批地生产着艺术品,作品包括石雕和涂色灿烂的刻木和纤维制品。职业的艺术家常被雇用来制作徽章、面具和玛朗庚装饰板。复杂的纹章图案是某特定家族的所有物,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祭祀场合,如葬礼。徽章的内容反映出神话的主题,当地人很容易辨别出其中的含义,但外地人则不易知晓。
位于上海世博园B片区太平洋联合馆内的所罗门群岛展馆,为世界各国游客打开了一扇了解所罗门群岛经济、文化、旅游、艺术等领域的窗户。在他们的国家馆日仪式上,来自所罗门群岛的歌舞团献上了所罗门托纳曲排箫表演。这种排箫演奏在所罗门当地十分流行,在南太平洋的其他岛国同样可以见到,可谓是这个地区的显性艺术。这次来到世博会上表演的团队一共有14名乐手,包含1名长笛主奏、8名长笛乐手、4名竹子乐手和1名鼓手。乐团表演时,男性舞蹈演员脚踝上绑着铃铛和甘草编织的装饰,一边吹奏传统乐器和打鼓,一边用力踏地及交换队形。精彩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跟随节拍鼓掌并摇摆身体舞动起来。